2023风楼阁全国信息聊天软件-4小时400元快餐联系方式,24小时空降快餐联系方式,51品茶风楼阁全国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史志文化
《泉州府志》中的过年习俗:元日
2025-02-0816:12:39来源:

        春节,亦称“过年”,自汉武帝确定正月为岁首起,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,因这一天是一年之首日,故又称“元日”。闽南侨乡,对春节特别重视,也过得特别隆重热闹。

  《泉州府志·风俗》有载:“元日,鸡初鸣,内外咸起,贴门帖及春胜,设茶果以献先祖,拜祠堂及尊长,戚友相过贺。日午,复献馔于先祖,明日乃撤,亦有晚即撤者。是日,人家皆以柑祭神及先,至元宵乃撤……宋郡志:‘元正贺礼,乡寓公相约聚拜,省往复之烦,郡守、两司率僚属会焉,旧于贡闱,后于承天寺,至淳祐间乃即泮宫。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,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?!?/span>

  正月初一子时一到,各家各户便在厅堂的“公妈桌”上烧香点烛,供摆甜茶、甜碟,恭拜“天公”,敬祀祖先。是时爆竹喧天,家家户户开门迎春纳祥,俗称“开正”。

  初一天刚破晓,全家人便起床洗脸,穿上新衣服、新鞋袜,睡不得懒觉。儿媳煮红枣甜鸡蛋端给公婆贺年,公婆则端出糖品请儿媳尝甜。早餐阖家吃鸡蛋面线,鸡蛋去壳意在除晦气、凡事圆满,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,作料掺芋头、肉丸等,以寓阖家团圆。

  依照古俗,初一清晨,各家各户需在自家厅堂,诚恳虔恭为祖先及诸神祗焚香点烛,并及灶君司令和夫人妈等,逐一顶礼,方可打开大门,出门走访邻居亲友。见面互道“恭喜”,俗称“贺正”,对登门贺正的客人,主人必热情“请甜”(蜜饯、元宵丸汤等),来者若是尊客,需敬以甜鸡蛋汤,孩童前来恭喜则发红包。

  据宋代郡志记载,泉州古代元正贺礼,为省往复之繁,故有相约“聚拜”之俗。其聚拜地点,邻里各于侧近庵宇,地方官员及僚属则于贡闱、承天寺、泮宫等地。如今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举行的春节团拜会,即缘起于此。

  初一午餐,各地不尽相同,旧时不少人家吃“润饼菜”,用润饼皮卷以炒米粉、三层肉、花生末、海蛎煎、浒苔等,象征“包金包银”的好彩头。按民间说法,正月初一吃稀饭,之后出门会常遇雨,所以一般不吃稀饭。晚餐则较为丰盛,多如年兜夜一般设家宴围炉欢聚。

  作为一年的开端,为求新年大吉大利,初一这天民间的忌讳也不少,如不打骂小孩、不与人吵架、不讨钱追债、不扫地(惟恐扫去迎来的福气)、不赤足、不操刀切物(年兜提前准备周全)等等。

  在泉州,过年全民欢乐的氛围大致要延续到元宵,正如民谣所云:初一场,初二场,初三无姿娘,初四神落天,初五隔开,初六舀肥,初七七元,初八完全,初九天公生,初十好食天,十一请子婿,十二倒去觅,十三关帝生,十四结灯棚,十五上元暝,十六相公生,十七“那怎生”。


版权所有: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
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20005811号)
技术支持:东南网